2006年12月27日 星期三

(華)馬英九還好意思說自己有政績?(增補版)

同步刊登於: 南方快報
最近有事忙,而且在修身養性,不過看到曾韋禎學弟的部落格及報紙文章在批評馬市長的文章,卻遭到馬市長及其團隊大加撻伐,我寫了一些回應在他的文章上,現在轉貼於此。相關文章有: 感謝羅志成處長的垂青以及 馬市長不要光看表面

以下是我的回應:


台北市新聞處長羅智成所舉的所謂市政政績(諸如下水道及人行道的建設),是任何一個市長都要作的市政運作基本的日常事務,根本沒有一項可以拿來當作政績說嘴的。哪一個市長都必須要維持一個都市正常運作,而這些有各專責的市府官僚體系進行維持。

市長需要作的是透過幕僚群的建議,做出決議,任命適任的市府團隊,並對外向市民負責。以此觀察馬市長在對天災人禍的緊急應變危機處理上的作為,幾乎是交了白卷。這些天災人禍容或是不可抗拒,但一個有為有守有應變能力的市長及其團隊當能將災害降到最低。

君不見九二一地震的處理,納莉風災由於延遲通報市民撤離造成的市民損失,SARS期間的和平醫院應對處理,這些造成台北市民多大的驚恐及人命財產損失。

我們只看到馬市長的震怒,馬市長不能震怒,還要道歉,因為這些人是你任命的,事情發生了要去解決,要優先負起責任,先指揮相關人士應變,之後再來針對有問題的官員進行懲處。馬市長任內的局處首長,我只有看到邱衛生局長下台,而且還是馬市長萬般不捨下才下台的。

更別提他任內所進行的傳統市場改建案,幾乎全數失敗。如西門市場,士林夜市等,通通都沒有冷氣通風設備,西門市場還因此而延後開放。就如建成圓環,也是採用玻璃帷幕,即使有冷氣也是很熱的建築物,6月25日的自由時報就有專文報導,台北市北邊的圓環,南邊的龍山市場,自從改建後,生意一落千丈,現在建成圓環即將走入歷史,店家不堪虧損,終於要全面撤出圓環。

這些就是他說的軸線翻轉嗎?以他所說的,軸線翻轉,我曾住在萬華區四年(1999-2003),根本沒看到什麼翻轉,萬華區還是很髒亂,也沒有什麼具體有效的市政建設可言,有的只是失敗的傳統市場改建案。人行道除了中華路外,根本不忍聞問。相較之下,信義區還有士林的天母一帶的高級人行道,令人恍若置身外國,一個都市的施政可以因為住的是有錢人就作得比較高級嗎?又如台北市新興區的內湖大直一帶,也有高級的「國民」小學,可以蓋得這麼高級嗎?服務有錢人是吧?跟建商是否有任何的協議,也應該查辦才對?

如果仔細觀察馬市長的基礎建設,存在著區域差別,與他所謂的軸線翻轉正相背道而馳,不是馬市長票倉的大同區,萬華區,士林區(天母除外)則加以廢棄,而其他諸如大安區,內湖區,大直,天母,還有信義區,則大加建設,這些正是馬市長的票倉地帶,也是特定族群居住之地。馬市長可以因為該區市民票沒有投給你或者族群跟你不同就不建設該區嗎?

此外,在文化政策上,採用對本土歷史有極度排斥感的龍應台及廖咸浩為文化局長,有意識的改寫台北的歷史。以近來的芝山巖碑文事件,還有大龍峒的派出所事件,都是刻意抹除日本人在台的古蹟,以便將所有的記憶連結到只有戰後才有大建設的歷史謬論上!辛晚教在要求拆除大龍峒的派出所時,竟然說這是日本人的風水,是統治之眼的風水術士之說,來隱藏他們的禍心。

更別提如何整治北投溫泉博物館,本來在1998年前,這個博物館是由當地的文史人士發動保存,並存尊重當地人民的歷史記憶,但在1998年馬市長執政後,逐步改變其內涵,最終將其成為一個相當空洞無內涵的博物館,成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空間,228紀念館也是循此模式將之空洞化的。這批在台中國人深知只有控制臺灣人的歷史記憶,才能控制臺灣人的腦袋,方便進行洗腦,而臺灣人對此卻毫無任何反制能力!

一個沒有應變能力及用人能力的市長,一個只會在骨子裡透過其御用幕僚及局處長進行文化思想洗腦的市長,只有台北市民會在媒體集體吹捧下認為馬市長是不世出的明君。馬市長被媒體型塑的形象僅有清廉(這是政治人物最基本的條件吧!但目前馬市長也被質疑在台北銀行合併案中,與富邦的關係,以及其財產如何年增的,也正面臨人民的質疑,但媒體為之護航),溫文儒雅(可是馬市長遇事只會震怒),外加穿短褲跑步游泳。除此之外,馬市長幾乎別無可取之處,更毫無可拿來值得稱為政績的政績!還是說他認為這些文化洗腦,失敗的市場改造是他的政績?

沒有留言: